Pageviews 159
Date: 23 Oct, 2012 ~ Age: 5Y2w這幾個月幫穎穎報了三個朗誦比賽,為什麼這般進取? 我仍是這句舊話:"希望籍比賽經驗令穎穎面對陌生人時說話大膽一點,自信心多一點;倘若贏了獎更加添多一張"沙紙"(證書)
做現代香港的家長就是如此多壓力,有不同程度的"怪獸家長"特徵. 爸爸也問我為何要參加這些比賽(聽他語氣好像不想女兒去參加),我也是答以上的答案.
第一回的朗誦比賽是粵語古詩朗誦(地點是尖沙咀文化中心),我為穎穎選了一首關於孝為題材的詩,節錄了其中8句
(每句五個字)出來朗讀,每天我一邊幫穎穎洗涼時陪她一起朗讀,只是幾天穎穎已背熟了這首古詩,只是她的聲線細,柔弱,要加強訓練,順道訓練她面試小學時的聲線.
第二點,媽媽察覺到穎穎朗讀時總時表現出沒有信心,即使她已是背熟了這首詩,從她口中讀出來總是給人沒有自信的感覺,或是懶洋洋,平淡乏味的感覺.
這點其實很難改善,就像演戲(朗讀)所謂"由內而外",穎穎是個內儉又不喜歡表露情感的人, 怎樣訓練也是朗誦得沒有感情.
不過我還是幫她報了名參加.
比賽當天,穎穎較後出場的,在之前的小朋友比賽期間,我也提點穎穎不要像某某小朋友那麼細聲.
到穎穎出場了,穎穎交了誦材給評判,"叮"一聲後,穎穎竟然不出聲,像啞巴一樣,十數秒後,評判叫我陪她一起朗誦,我上前問穎穎怎樣?
她說忘記了第一句是什麼.
於是我在她耳邊細細聲提示了頭八個字,然後回座位,我選擇不陪她一起朗讀,希望穎穎依靠自己,評判"叮"一聲後她就朗誦,完成.
回家後我再問她為什麼"叮"一聲後不出聲,她說忘記了第一句,真是很意外啊!明明背熟了,竟然"散雞無神"唔記得!?
小朋友就是這樣,我也一笑,這也是一個成長中的小小趣事!
* *
Date: 27 Oct, 2012 ~ Age: 5Y2w第二回朗誦比賽是國語(地點是本區的大會堂).
大會有指定誦材,另加一首自由選才. 由於爸爸媽媽不懂國語(我們當年學校是沒有國語這一科的),訓練就交了給穎穎的國語班老師.
老師幫穎穎選了[遊子吟]和[大熊貓],還教了動作配合.初期穎穎背不熟[遊子吟],老師叫我在家陪她一起朗讀,但sorry
喇,我完全不懂說國語,無謂讀錯音教錯囡,後來老師親自錄了音,再WhatApps
到我的手提電話,於是我在家播給穎穎聽,結果才背到了.
比賽那天,穎穎上台時,評核"叮"一聲,穎穎沒有鞠躬,她朗誦了第一首詩,停頓一下,再朗誦第二首詩.我覺得穎穎讀國語很好聽,讀起上來很悅耳.
結果獲得銀獎. 真是可喜可賀,穎穎第一次參加國語朗誦,成績很好啊~
回家後我問穎穎是不是忘記鞠躬,她說她前面的mic
stand 阻礙了她彎腰,做不到鞠躬這個動作.
{{等候時,播放老師的錄音來溫習}}
* * *
Date: 23 Oct, 2012 ~ Age:
5Y2w第三回朗誦比賽是本區某小學舉辦的幼稚園生朗誦比賽.
我提議穎穎選國語來朗誦,我又提議選比較有趣,比較抑揚頓挫的[大熊貓],穎穎說好.
(其實她對什麼選擇也沒有所謂,問她她一定答"好")
之後我又膽粗粗同時參加了親子朗誦組,媽媽我是第一次參加朗誦比賽的,我小時候朗誦並不譜及,可能小時候我讀的學校比較輕鬆,從來沒有什麼什麼朗誦班,更沒有什麼什麼朗誦比賽.
我對自己應該如何親子朗誦是沒有頭緒,於是我上網看看別人的表演手法,於是我決定穎穎讀一句,我讀一句.
我決定讀三字經(節錄了16句三字經).
穎穎由K1開始已經很熟三字經,相反我要準備定細細張的"貓紙"以防在台上忽然忘記.
比賽當天,穎穎在朗誦組表現和上一次大會堂的表現差不多,我很滿意.
反觀其他小朋友有的膽怯不出聲,又或是發音不正的,穎穎的表現很好.
原來親子朗誦比賽只有兩個隊部參加,我和穎穎是其中一隊.
我即場有些怯,原來並不多家長會上台的,我感覺怪怪的.
親子組是最後出場,當時已經 overrun
大約25分鐘(因為有40位小朋友比賽),在座的大人和小朋友開始納悶,開始談話,不安靜.
幸好我上台盡量淡定,保持笑容,穎穎讀一句,我讀一句,過程順利,節奏明快.
第二組原來是大肚媽媽和她的女兒,她倆一起朗讀古詩.
親子組兩隊風格各異,各有特色.
最後評判即場派分紙和證書. 出乎意外穎穎在個人朗讀只獲"出席證書",令人失望.
那些不出聲的小朋友獲"出席證書",我囡又獲"出席證書",太過份了吧!
而親子組我倆就獲94分,優異獎,評判評語說我們合作性佳!
多謝穎穎給了我一個機會:
我人生第一次參加朗誦比賽!
以媽媽身份上台感覺很不同!
這些比賽,有輸有贏,但穎穎很單純仍不當輸/贏是一回什麼的事.
輸了,她會不以為然,沒有什麼反應(例如哭,不開心),繼續像平時一像吃,玩,做功課,睡.
贏了,她開心了片刻又會將這件事拋之腦後,沒有再提起,繼續像平時一像吃,玩,做功課,睡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